协会团体标准《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正式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清单

发布日期:2025-08-18

5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宣布新一批共9项“湾区标准”即将正式实施,其中包括协会团体标准《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T/GAMDPM 016—2024)(WQ 1-244)。该标准首次系统性解决了跨海桥梁、人工岛、隧道综合体的雷电防护难题,为大湾区超级工程的建设与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桥岛隧一体化建(构)筑物防雷技术规范》(T/GAMDPM 016—2024)(WQ 1-244)由广东华信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等单位共同制订。编制组联合攻关,成功研发了水上接地阻值检测借用法、智能监测预警等创新技术,系统性地明确了防雷装置、雷击电磁脉冲防护、防雷检测以及基于雷电监测设备的临近预警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充分整合了粤港澳三地的先进技术经验,在三大关键领域实现了重要创新突破:

一、直击雷防护精准化:针对大湾区土壤高电阻率的特性,优化接地装置参数,通过钢筋混凝土导电性能试验,确定适配的接地体长度与材质标准,有效解决了传统装置易腐蚀、防护效率低的行业难题。

二、智能预警体系化:首创基于气象要素的单站式雷电监测系统,实现三级预警联动,使响应速度较传统方式提升40%,大幅提升了预警时效性。

三、水上检测标准化:创新"水上接地阻值检测借用法",攻克了桥墩等水上结构物难以直接检测的技术瓶颈,检测效率提升60%以上,为水上设施防雷安全提供了高效评估手段。

此外,该标准还明确了等电位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电涌保护器(SPD)选型等关键指标,构建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流程技术闭环。这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桥岛隧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核心的防雷技术支撑,也为国家相关标准的制订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与范本。

相关新闻链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实录


编辑:黄    艳

审核:谢睿思

终审:俞    宙